新聞資訊
白酒“觸電” 創新交易
近日,國內酒企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半年報,多為凈利下降甚至虧損預報。整個白酒行業處于嚴冬,高端白酒銷售“遇冷”,價格“跳水”,經銷商拋貨套現……這說明,受國家政策及市場環境的影響,雖然經歷了近三年的陣痛和調整,但白酒行業仍未走出低谷。面對銷售不暢及庫存積壓,以往高高在上的酒企紛紛放下身段主動尋求破局之道,或迎合市場、或重塑廠商關系、或者開發新渠道……在整個白酒行業一蹶不振之際,白酒進行電子交易似乎成為“救世主”,引來眾人駐足觀看。
2014年7月15日,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舉行了啟動儀式。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北酒所的全稱由北京國際葡萄酒交易所更改為北京國際酒類交易所,其經營范圍也從葡萄酒交易的相關服務擴大到包括國內外烈酒、啤酒、黃酒等在內的所有品類。在啟動儀式上,北酒所還與世界頂級酒類賽事之一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組委會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據悉,北酒所作為國際酒類交易服務平臺,核心業務是為國內外各類酒品提供交易服務、產品推介與文化傳播服務、金融創新服務。因此,北酒所負有將國外的酒品“引進來”,帶領國產酒“走出去”的責任和義務。
同時,中國作為白酒的國度,白酒行業面臨的是國際化嚴重不足的問題。中國白酒每年5000多億的交易額高達99.2%的比例是在國內完成,目前中國白酒出口貿易額約占世界國際酒貿易額的千分之一左右,而國外蒸餾酒,如白蘭地、威士忌等已經占據國內蒸餾酒市場的10%。面對這種局面,北酒所充分運用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酒類大獎賽的資源,引入中國,為中國白酒提供了與世界烈酒同臺競技的好機會,也為中國白酒的國際化進程打開了嶄新的局面。北酒所名稱及營業范圍變更之后,其影響力不僅在葡萄酒領域,也將在中國龐大的白酒市場乃至全球烈酒等領域內得到顯現,將更加有利于北酒所未來創新型業務的開展。
據了解,他們在實際運營中磨合出三種交易模式。其一是現貨專場交易,它是一個實時可以交收現貨的市場。其二是掛牌交易,即把成品酒在交易系統中發布掛牌公告,由買方進行摘單?;谧杂械某善肪频匿N售團隊及與電商的合作,可以有效消化產品的銷售。其三是理財的模式,即幫助上市企業進行融資的渠道。期間,他們要求客戶是必須承諾回購的,必須有擔保公司擔保,必須有質押或者相關企業做無限擔保,同是必須要滿足自然人的收益。
中國白酒的市場這么大,現在正處于一個行業深度的整合期,如果說白酒借助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平臺實驗成功的話,就可以為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只是筆者希望交易中心能夠做好平臺的交易者,充分實現上游、下游之間的聯系,提供良好的配套環境,使交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事物在不斷發展,相信白酒業會渡過嚴冬,擁抱夏天。